广西百色渭荣村:减了“人情宴”,增了“成长礼” --集体升学礼的文明新风
“没有铺张的宴席,却有满满的心意;没有厚重的礼金,却有真诚的鼓励。村上这集体升学礼,比摆酒请客有意义多了!”8月19日,广西百色渭荣村的会议室里暖意融融,学生家长握着村干部的手赞不绝口。当天,渭荣村为11名考上大学、高中的学子举办集体升学礼,用一场简约而隆重的仪式,让“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在欢声笑语中落地生根。
活动现场没有奢华布置,却处处透着温情:村委会大院里悬挂着“以梦为马赴新学,青春奋斗正当时”的横幅,学子们与家长、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在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学会独立的课堂,要敢于尝试、勇于探索……”2024年全村考上“985”高校的董仁启现身说法,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向学弟学妹们分享学习技巧和大学生活规划,朴实的话语里满是真诚的嘱托。
“我当年没读多少书,深知教育对农村孩子的重要性。你们走出大山,更要记得家乡的期盼!”村支书董长安以自身经历勉励学子,话语里藏着老一辈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驻村第一书记刘春海则从认识自我、成为自我、接受自我的角度分享快速融入新学习新生活的方法,激励学生们以优异成绩回报家乡、回报社会。
仪式上,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为11名学子送上精心准备的奖学金,没有觥筹交错的宴席,却有集体见证的荣耀;没有人情往来的负担,却有比礼金更珍贵的精神滋养。这种“用仪式感代替大操大办,用鼓励声代替酒桌应酬”的方式,让“抵制升学宴、拒绝无事酒”的理念悄然走进村民心里。
“集体升学礼不仅是对学子的肯定,更是进一步巩固新民风建设成果’。”渭荣村党支部书记董长安表示,近年来村里通过“村规民约+乡贤引领”推进移风易俗,而集体升学礼正是新民风建设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渭荣村将持续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把集体升学礼等“文明新风活动”办实办活,引导群众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让“重教育、轻排场,尚节俭、拒浪费”的新风尚在村屯间开花结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刘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