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振兴 广西乡村旅游火起来

  玉林马尔代夫水上乐园。

  侗族姑娘在三江布央村茶园进行采茶比赛。

  三江仙人山景区。

  2018年是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我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补齐乡村旅游设施短板,优化乡村旅游环境,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潜力,培育乡村旅游品牌,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2018年,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3.08亿人次,同比增长约31%,约占全区接待游客量的45.1%;乡村旅游消费约2064.17亿元,同比增长约37%,约占全区旅游总消费的27.1%。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已发展成为我区旅游产业的一大亮点、旅游消费的一大热点和助力扶贫攻坚的有力抓手,成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1打造精品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近年来,全区各地因地制宜,挖掘资源特色,优化乡村旅游环境,培育打造乡村旅游精品,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乡村风情风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桂林市桃花江西岸的鲁家村,位于风景区旁,前些年村庄房屋破旧、巷道狭窄、污水乱排,游客避之若浼。近年来,秀峰区依托两江四湖二期的改造以及芦笛景区的建设,以“新型生态旅游村”规划理念为指导对鲁家村实施了村庄风貌改造工程,新建联排式桂北民居糅合徽派元素风格的房屋98栋。改造后的鲁家村面貌焕然一新,迅速朝“新型生态旅游村”发展,先后被自治区确定为广西特色旅游名村、广西首批5星级乡村旅游区和广西特色景观名村名镇,还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花香引得蝶飞来。鲁家村与芦笛景区、两江四湖景区、象山景区共同打造的“芦笛岩-芳莲池码头-鲁家村码头-鲁家村特色豆腐宴-餐后鲁家村码头登船-象山南门桥码头”黄金旅游线路吸引了无数游人,截至目前,该村接待国内外游客120万人次。

  位于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北部的布央村是一个有名的侗族村寨,这里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足,茶山连绵起伏,素有“千亩茶园好风光,浓郁茶香飘四方”的美称,同时,布央村还拥有鼓楼、风雨桥等历史悠久的侗族建筑,并有芦笙踩堂、耶歌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近年来,该村立足资源优势,开发了“茶园观日出、采制茶体验、自驾车露营、百家宴”等旅游项目,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先后被评为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极具民族特色的风雨桥、鼓楼、民族服饰,还可以体验采茶制茶乐趣,品尝侗族美食酸鸭、酸鱼、油茶、百家宴,布央村的确是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广东游客刘女士说。

  玉林长和生态园是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包括马尔代夫水上乐园、回家小镇两大园区,园区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游客也是接踵而至。“马尔代夫水上乐园有双人螺旋滑道、海浪池、超级大喇叭、超级大水寨、大瀑布等项目;回家小镇有浪漫花海、动物园、拓展基地、野战基地、农事体验园等多个项目,太丰富了,让我们一家人玩得不亦乐乎。”贺州游客周先生说。

  2加强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为进一步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推进旅游业向纵深发展,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以抓产业融合为突破口,指导各地整合农、林、水等各类产业优势资源,优化文化和旅游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推动乡村旅游与农林、文体、康养等多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以柳州为例,该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休闲农业、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产业扶贫与乡村旅游融合建设,初步形成“以点连线,点线成面,点线面结合”的发展布局。

  该市采取“旅游+”模式,加快乡村旅游与文化、农业、林业等产业融合。如依托文化优势,打造实景演出《苗魅》文化旅游品牌;依托铁皮石斛和水果种植,打造融水七彩农场乡村旅游区;依托原始森林资源,打造融水双龙沟景区等等,使特色资源获得有效挖掘和利用。目前该市已有县域A级景区30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9家、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16家、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31家、广西星级农家乐86家、星级汽车营地4家。2018年柳州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数2622.09万人次、旅游总消费184.58亿元。

  为打好涠洲岛旅游牌,该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加大产业统筹力度,积极推动全岛产业融合,大力鼓励发展乡村休闲观光农业,广泛挖掘珊瑚石民居、海岛特色美食及特色商品等,加快形成了以涠洲岛旅游业为支撑,农业、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涠洲岛不仅风景优美,海鲜丰富,民俗活动也多,这次专门来岛上住了几天,感觉不虚此行。”四川游客汤先生说。

  据了解,2016年至今,我区创建了1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63家自治区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家全国巾帼示范农家乐和155家金绣球农家乐,重点培育了16家田园综合体、35家森林人家、5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0个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等标志性旅游融合品牌。2018年,评定了50家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4家金绣球农家乐,命名25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培育23个旅游型特色小镇,乡村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入。

  3打响品牌扩大乡村旅游消费

  近年来,我区围绕“遍行天下心仪广西”旅游整体形象,针对游客关注焦点、市场消费热点和广西旅游特点,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多平台宣传推广广西乡村旅游产品,有力拉动了乡村旅游总体消费水平。

  2018年,我区有关部门在靖西市联合举办了“2018广西乡村旅游电商扶贫宣传推介活动”,充分运用电商平台和资源集中宣传展示广西乡村旅游资源。制作了2018版《乡味广西》乡村旅游导览手册,对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美食和乡村土特产品以及“壮乡文化风情游”“瑶乡文化深度游”“少数民族村寨游”“梯田赏花乡村游”“农家文化体验游”等15条乡村旅游经典线路进行系统的宣传推广。

  近年来,我区连续举办了3届乐游广西-乡村旅游嘉年华、乡村旅游电商扶贫,2届“广西艺术作品展览”等主题活动;举办首届“广西有礼”伴手礼评选活动;连年支持贫困地区旅游企业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中国(天津)旅游产业博览会、上海世界旅游博览会和中国(义乌)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展售特色旅游商品;携手知名电商共推“党旗引领·电商扶贫”活动,搭建“旅游+互联网”平台,包装农家饭(票),为家乡旅游代言,有力拉动了乡村旅游消费。

  同时,抓住广东作为广西主要客源市场这一有利因素,组织包装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前往广东开展主题宣传和形象推介。2017年粤桂旅游主管部门和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组联合举办了16场(次)“乡味广西”旅游品牌推介和媒体与旅行商采风活动,开展了“百万广东游客游广西”——广东旅游业界首航包机落地百色、河池活动。

  借助2018年“大美桂粤”两广自驾文化旅游节影响力,去年4月促成“壮族三月三”节庆期间300多辆自驾车、1000多名游客,沿着柳州、南宁、河池、崇左等地区线路旅游,全面开通了广东-广西“自驾游专线”。据国内旅游统计抽样调查显示,2017年以来广西共接待广东游客约9355.80万人次,占国内游客总数的9.1%,同比增长38.9%。2018年1-9月,共接待广东游客约4426.68万人次,占国内游客总数的8.7%,占接待外省游客总数的19.7%。

  4推动扶贫释放旅游经济红利

  近年来,我区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平台,以培育和发展乡村旅游为主要抓手,以发展旅游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为目标,全面推进广西旅游扶贫工作,旅游产业在扶贫攻坚中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2018年,我区共切块下达旅游发展专项资金6.994亿元,并积极争取国家旅游发展基金支持旅游扶贫工作,促进贫因地区厕所改革和旅游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对贫困县新创建、能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奖励100万元、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奖励50万元、五星级农家乐奖励20万元、四星级农家乐奖励10万元。重点指导贫困县中自治区领导联系的旅游重大项目,其中巴马百魔洞国际养生度假区、巴马赐福湖国际长寿养生度假小镇一期、巴马命河—水晶宫景区创5A、巴马中脉国际养生都会、田阳县壮文化开发、都安三岛湾国际度假区、百色起义纪念园旅游景区创5A等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同时,指导旅游扶贫村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引导经营主体积极培育旅游精准扶贫示范项目,探索组织结构,创新经营和管理模式,先后总结提炼出“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景区+农家、企业带动+村寨联盟、能人+农户”等10多种不同经营主体合作模式,其中龙胜的“企业带动+村寨联盟”、凌云的“扶贫搬迁+景区开发”、南丹的“易地扶贫+旅游开发”等成功经验为全区贫困村发展旅游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提供了有益启发和示范带动。

  巴马瑶族自治县合乐村发挥种植养殖优势,开发富晒农产品,促进农旅游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平林村以仁寿源景区为龙头,主打“长寿”品牌,通过“致富能人+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仁乡村加强与广西寿乡集团、湖南明天集团等旅游龙头企业合作,通过“公司+农户”扶贫模式,主推生态旅游扶贫项目,助力贫困群众增收,2017年全村已摘帽出列。目前3个村贫困发生率均已降至3%以内,其中西山乡合乐村由31.77%降至2%,那桃乡平林村由20.35%降至2.64%,甲篆镇仁乡村由17%降至2.57%。

  目前,我区已修订了《脱贫攻坚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重点支持全区150个有资源、有条件、有意愿的贫困村开发乡村旅游新业态,培育新产品,创建新品牌。

  (本版图片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赞 (0)踩 (0)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