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县:全面实施“美丽灵川·宜居乡村”建设

  秋末冬初,灵川县海洋乡大塘边村的景色依旧醉人。村里文化广场设施齐全,老人们悠闲的锻炼身体,孩子们愉快的嬉戏玩耍,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在银杏树下拍照留影,好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面!到处彰显出宜居乡村建设带来的喜人变化。

  “大塘边村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多亏了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扶持啊!”大塘边村委主任刘梦元谈到村里的变化时,难以掩饰心中的感激之情。

  “几年前的大塘边村可不是这样的,村里路面坑洼不平,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家家户户乱堆乱放,环境脏乱差。宜居乡村建设是件大好事、大实事!现在村里安了路灯、铺了水泥路、栽了绿化带、建了垃圾填埋场、有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宣传栏、戏台和篮球场,还聘请了保洁员,村民们讲究卫生了、爱护环境了,村里环境越来越优美,来村里玩耍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大塘边村的可喜变化只是灵川县“宜居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2017年以来,灵川县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方案,全面启动实施“美丽灵川·宜居乡村”建设活动,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对全县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治理改善,着力营造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秀美、舒适宜居的现代农村面貌。两年来,灵川县立足本县实际,坚持把“宜居乡村”建设当作一项长期的中心工作来抓。以城乡统筹发展建设为契机,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主题,以产业富民、基础便民、服务惠民为出发点,规划实施宜居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生态宜居、传承历史、文明和谐、各具特色,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乡村,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围绕“五个一”目标推动产业富民,制定了全县128个村级经济发展计划;成功培育101个带动农户增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功打造128个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全县有5000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行政村达68个;完成110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

  围绕“六个服务”和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现服务惠民,按“六有”标准全面建成128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以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积极推进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体、法律“六项服务”。村级就业服务:更新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信息,发布招聘和培训信息14500条,培训和就业人员信息登记700多人;社保经办服务:新增参保登记人数4800多人,配齐行政村儿童福利监督员;教育助学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享受学前教育免保教费370多人,建档立卡家庭寄宿生享受义务教育生活补助670多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免除学杂费280多人,建档立卡“两后生”中期就业技能培训补助160多人;卫生健康服务:全县128个行政村建有村卫生室,并聘用一体化管理乡村医生;文化体育服务:组织文艺演出70多场,放映免费电影1400多场,全县128个行政村实现电视、广播综合覆盖;法律调解服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成功率达到99.2%以上,全县128个行政村全部聘请法律顾问。

  围绕“三改”、“三增六提”促进基础便民。2017年以来,完成改厨32276户,改厕32842户,改圈139户。提升农村住房安全水平,完成504户农村危房改造;提升农村能源利用水平,建设2个太阳能光伏发电公共照明示范村;新增及更换配电变压器350台,提升农村供电能力;完成农村公共照明设施建设试点12个,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公共照明示范村2个,农村公共照明提升;提升农村垃圾治理水平,完成10个村级垃圾处理中心,4个乡镇片区处理中心建设,完成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完成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赛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农村道路通行水平,完成农村公路隐患整治10公里,完成脱贫摘帽贫困村集中居住20户以上通屯级道路的村屯66个;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开展定江镇、三街镇、九屋镇和灵田镇4个乡镇实施镇级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完成10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提升村屯特色建设水平,完成九屋镇江头村、灵田镇长岗岭村等1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实施三街镇溶江移民新村水库移民村村屯容貌整治。完成全县128个村史室建设。

  在示范村建设上,灵川县结合产业发展融合,选取全域旅游、乡村特色旅游、民俗旅游等主要旅游线路、有特色产业并且基础较好的村,遵循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合理规划创建计划和目标任务,合理统筹建设资金,强化各乡镇党委、政府责任,有机融合脱贫攻坚工作,以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方式,重点打造10个示范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目前,九屋镇江头村、大圩镇秦岸村委下读礼村、大圩镇秦岸村委滩子坪村、海洋乡大塘边村委大塘边村、三街镇溶江村委溶江新村、灵川镇民治村委木匠户村、潭下镇大泉村委马安村、九屋镇西岭村委毛合村、公平乡田心村委大桥村的示范带动效果逐渐显现。

  大圩镇秦岸村委下读礼村位于大圩镇区的东南面,地处潮田河与漓江交汇处,全村共有农户39户,160人,农业生产用地面积70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提子、蔬菜为主,2017年人均收入达1.2万元。自“宜居乡村”建设活动以来,特别是2017年该村结合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景观节点村屯建设,共投入资金近200万元,通过修建进村道路,硬化村内主道、巷道,安装路灯,完善村内体育设施及文化室用品,房屋外立面改造以及绘制壁画,修建“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等措施,有效的改善了村容村貌。同时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较好的农业产业基础,按照“美化下读礼村,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强村富民”的目标,以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民风建设为重点,开创出一条生态特色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努力让村民过上富裕文明的美好生活。

  大圩镇秦岸村委滩子坪村共有34户138人,以种植蔬菜、提子等产业为主,通过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先后投入560万元,相继完成了1000多米村道沥青路面硬化,建设篮球场、公厕,村容村貌整治大幅提升、村民房屋外立面改造7000多平方米,村内进行壁画宣传,34户村民的厨房厕所进行改造翻新,种草植树绿化4000多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5盏,新建农家书屋,藏书1000册等,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及生态旅游业,不断推动村民经济发展,村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

  海洋乡大塘边村共有农户147户,608人,村内有百年以上的老银杏树400多株,幼树1万多株。全村以种植优质桃为基础产业,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富民产业。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建示范区,扩大水果种植面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推行“春赏桃李花开、秋观银杏金色”的生态休闲旅游和农家乐;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通村道路,硬化村内道路4000多米,安装路灯24盏,改建篮球场,自来水接入进户,修建塘边护栏、4间生态公共厕所。投入近1000万元新建大塘边村级服务中心、母亲湖广场、海洋天桃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投入近500万元完成污水处理站建设,休闲步道建设和竹林鱼塘改造,对房屋外立面进行改造,全村90%的农户进行了新型农村厨房和厕所改造,拆除、整理村内危旧房房,建设小菜园、小花园,以及建设改造垃圾处理设施和人饮蓄水池增容建设等提升建设工作。

  三街镇溶江村委溶江新村共332户1260人,村民以种植毛竹为主,部分人从事运输、经商、加工等行业。溶江新村规划设计有工业区、移民住房区、学校及村委办公区,总用地面积284.547亩,其中移民住房区154.547亩,工业区115亩,学校及村委办公区15亩。自“宜居乡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溶江村朝着“宜居、富裕、幸福、和谐”的目标迈进,已统一规划建成具有桂北民居风格房屋257座,全村实现道路硬化、环境美化、村屯亮化,建成村级组织办公楼,并配套新建了公共服务中心、五保供养中心、村卫生室及村民休闲场所等;该村积极发展产业,成立了建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毛竹种植产业,并引导村民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农家乐旅游等。该村获2015 年度广西“绿色村屯”、2016年度“美丽桂林”乡村建设活动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灵川镇民治村委木匠户村共有67户,272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养为主,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全村新建房屋61幢,建有沼气池45座,自来水入户率、改厕率、道路硬化率均达100%,村中建有绿化带、村头建有小花圃、篮球场、文体设备和科技文化综合楼,整村绿化面积达到了80%以上。积极实施“党旗领航·宜居乡村”活动,该村组织村民统一种植蜜香橙130多亩,新增种植柑桔150亩,“阳光玫瑰”“美国黑蒂”葡萄30亩,养殖龙虾25亩,为村民致富增收拓宽渠道。同时,该村在群众中广泛开展“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活动,通过组织村民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美德在农家”、“优秀户长”等评选活动以及拔河、扭秧歌、篮球赛等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村民环保意识,努力实现“可居、益居、康居、安居”的目标。

  潭下镇大泉村委马安村共有60户,190人,该村组织村民统一种植毛竹2万余株500多亩;种植砂糖橘50多亩,2017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万元。自“宜居乡村”建设活动以来,马安村共建新房25幢,建有沼气池45座,全村自来水入户率、改厕率达90%;建设了村内巷道硬化、通村道路硬化、环卫设施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全村道路硬化率达95%,完成了码头改建、新建休闲场地、健身器材和宣传栏,并在村巷中建起了绿化带、村头建起了小花圃、篮球场和停车场,整村绿化面积达到了80%以上,落实专职保洁员,筹资建立了垃圾焚烧炉、垃圾分类池和污水处理池。该村荣获了2016年度广西“绿色村屯”荣誉称号。

  九屋镇西岭村委毛合村共21户,125人,有旱地、水地共210亩、毛竹1650亩,全村以发展毛竹产业为主。自“宜居乡村”建设活动以来,该村村民积极自筹和多方争取资金,硬化了进村道路800米、完善了路灯25盏、完成改厨改厕任务20户、建设了村级饮水工程,新建停车场2个、硬化长村内巷道500米、开通并拓宽徒步线路1500米,同时加强村容村貌美化、绿化,并制作4个宜居乡村宣传栏、新建村屯公共厕所1个。2017年以来该村种植了柑橘15亩、猕猴桃30亩、养殖鱼塘10余亩、发展农家乐10余户;引进电商对产、供、销提供信息、科技、管理等全方位服务,将西岭土特产山果、腊肉、土鸡及种植的农产品等销售到山外。

  公平乡田心村委大桥村共有63户、270人。该村利用水库湿地和生态循环周期,打造天然紫云英花海核心区400亩,辐射区2000亩,开启一条生态旅游特色发展之路。自“宜居乡村”建设活动以来,全村卫生厨房、厕所改造率达90%以上;投入近300万元完成进村入口景观“花海世界”大门,村道硬化1000米,绿化、美化、路灯建设,完成花海步道、环花海骑行绿道1.15公里;建成停车场1个,建设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建设旅游厕所1座。同时,还完成了湿地修复、星级农家乐创建等。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公平乡大桥村千亩紫云英、海洋乡万亩桃花登上cctv13《新闻直播间》,献礼全国两会。

  自宜居乡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灵川全县128个行政村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成功打造了历史文化名村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13个、自治区级传统村落8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个,建成了自治区级绿色村屯16个、自治区级“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示范村2个,市级“美丽桂林·宜居乡村”示范村8个,县级“美丽桂林·宜居乡村”示范村12个,完成创建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和大桂林生态休闲旅游精品线路。通过“宜居乡村”建设,灵川县的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批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生态宜居、传承历史、文明和谐、各具特色,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乡村建成了,村民的生活过得更美好了。

赞 (0)踩 (0)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