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明县板棍乡脱贫攻坚工作纪实:乡村奏响脱贫曲

  走进广西宁明县板棍乡,一片片碧绿的蔗田等待着收获的喜悦,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畅通各个村屯;村民种蔗、养牛、育菇,小日子过得津津有味……在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板棍乡强化组织领导,真抓实干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好效果。

  党建引领,配强队伍,凝心聚力齐攻坚

  该乡大力推行“党建+扶贫”工作,建立脱贫攻坚乡、村级临时党组织,强化党的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协同作战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实行党员联户制度,号召全乡党员与贫困群众结对联户,深入开展“我是党员,脱贫攻坚跟我上”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建促脱贫的作用;组织帮扶干部深入开展每周到村屯一次、每月到村屯住一晚、与贫困户吃一餐饭、开一次家庭会议、解决一个问题、核对一次信息、打扫一次卫生、照一张合影 “八个一”活动,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建议,进一步宣传扶贫政策,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的真心欢迎。

  “有像尖刀连一样发挥作用的专业扶贫工作队,关键时刻就能成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因素。”板棍乡党委书记陈立明说。

  除了县直后盾单位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第一主任外,板棍乡党委、政府同时向各村选派了2名驻村工作队员,目前各村都组建了一支4-6人的专业扶贫工作,成为打好全乡脱贫攻坚战的突击队。

  创新模式,龙头带动,发展产业促增收

  针对以往扶贫产业主要以贫困户“单打独斗”进行帮扶的弊端,板棍乡加大扶贫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龙头企业负责建立扶贫产业基地,实行“一条龙”服务,为群众先行垫支种苗费、饲料费、肥料费,提供技术指导,按照市场回购相应扶贫产品,降低了种养户的风险。村级合作社则强化本地组织特性,负责向群众租地种植和收购牧草、板隧茶、芋檬酸等,参与企业日常管理,为企业组织务工人员,并将种植、收购和管理得到的利润按一定比例划拨给村委会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该乡引进广西旭超农业发展公司、广西内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长富农牧有限公司等3家具有较强实力的公司进驻板棍,创新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扶贫产业发展模式,引导贫困户使用5万元小额信贷和5000元扶贫产业资金入股企业分红,带领贫困户发展养牛产业,解决了企业发展融资难题和贫困户缺技术、不懂经营和产业销售难等问题。

  目前,全乡已建成年出栏2500头肥牛的林贴村生态肉牛养殖小区,已投放架子牛1200多头,带动合作社和贫困户领养架子牛600头;并成功打造了用蔗叶养牛、用牛粪种植茶树菇、再把产完茶树菇后的菌棒和牛粪加工成肥料的“蔗-牛-菇-肥”循环产业项目。2018年底,板棍乡参与“蔗-牛-菇-肥”项目的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共35.64万元。

  同时,在上蓬村建设了投资500万元的芋檬酸和蘑菇休闲食品加工厂,在国华村建设了投资300万元的野生板遂茶加工厂,在叫隘、林贴、那克三个村种植标准化立体种植种草药示范片2500亩。

  此外,为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鼓励他们发展产业增收致富,2016年以来该乡共发放扶贫产业“以奖代补”项目补助和扶贫小额信贷入股资金达1074万元,覆盖了全乡所有的贫困户,每户贫困户至少获得5000元以上。

  通过大力发展扶贫产业,板棍乡实现了企业得发展、合作社得壮大、村集体有收入、农民有增收的目标。

  完善机制,加大宣传,确保工作见实效

  在脱贫攻坚战中,板棍乡先后制定出台了“五奖五惩”机制、包村责任制等干部管理机制,加强对扶贫干部队伍的管理,,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五奖五惩”,就是实行中心工作季度单项考评奖励、年终绩效分级奖励、季度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乡干部挂钩村联动考评奖励、下村补助奖励等五项奖励制度,实行中心工作一票否决、限期整改、诫勉谈话、年终考核动态管理和扣发工作经费等五项惩罚制度。通过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打破了过去“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在全乡营造了赛成绩、赛水平、赛能力的“赶、比、超”氛围。

  板棍乡注重开展扶贫宣传工作,利用QQ群、微信群发布最近的扶贫动态,宣传扶贫工作中涌现出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还利用各村(屯)歌坡节,现场向群众发放《扶贫惠民政策》等宣传资料,通过山歌、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教育救助、民政低保、异地搬迁、种养补贴等各项扶贫政策,营造人人关注、大家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良好氛围。(陆铁山 吕桂文)

赞 (0)踩 (0)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网公众号